大多数人都会赞同,藏身于布鲁克林(Brooklyn)贝德福德-斯图文森区(Bedford-Stuyvesant)西南角的那些褐色砂石建筑和小公寓楼,多半都华丽得让人目不暇给。这800栋完好无损的住宅楼,展示出意大利风格、安妮女王风格、罗马复兴风格和文艺复兴风格,呈现出丰富的铁锈红、棕色与赤褐色,上面还装点着雅致的凸窗,配有宽敞的门廊,还有可爱的小角楼。因此,以纽约市地标建筑保护委员会(New York City Landmarks Preservation Commission)的话来说,这里是一处“保存得非常好的19世纪晚期街景”。 20世纪早期,一些发达起来的黑人家庭开始购买这些多由杰出建筑师设计出来的房屋。尽管在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贝德福德-斯图文森区接连经受着犯罪、毒品、贫困与疏于管理的冲击,但这片区域在三分之二个世纪的时间里,一直是全美最大、也最富传奇色彩的非洲裔美国人及近来的加勒比裔美国人聚居区。
如果美观是历史区认定的唯一标准,支持者们说,该社区就会轻而易举地获胜。那些气派的联排别墅和小公寓楼,都是由19世纪纽约市一些最着名的建筑师设计的,各个文物保护组织也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对这些建筑的魅力表示赞许。 纽约维多利亚协会(Victorian Society New York)形容贝德福德-斯图文森区为“一大片令人激动的重要维多利亚建筑”的家园。纽约地标建筑管理委员会(The New York Landmarks Conservancy)则把这些建筑称为“一批非凡的建筑财富,不仅有美丽的街景,而且有鲜明的地域感”,并赞扬这些建筑为“19世纪晚期与20世纪早期风格的炫目排列”。 历史街区理事会(Historic Districts Council)将更大范围的贝德福德-斯图文森区,归入被其命名为“六个值得赞美的社区”(Six to Celebrate)中的第一等级,也就是纽约市值得关注的社区。该理事会注意到了“这个非凡的布鲁克林社区在建筑方面的辉煌之处”,并宣称该社区属于纽约市“最丰富也最出色的19世纪排屋群落”之列。
哈尔西街74号的华丽栏杆。
由于贝德福德-斯图文森区是纽约仅次于哈莱姆区(Harlem)的黑人市民居住地,许多人也认为,那些街道代表着这座城市发展历程的一条重要线索。正如纽约地标建筑管理委员会对这些街道的重要性所做的总结那样,“这种地域感,被强烈的社区意识增强了,其中有许多家庭已经在他们自己的房子里延续了好几代人”。 历史区定名提案的拥护者们说,他们渴望保存的正是这种共同体的感觉。 “我家7岁和8岁的儿子,在贝德福德村一栋褐色砂石公寓里长大,这栋房屋是他们的曾祖父母买下的,在其中养育了他们的祖母和舅公,并享用了无数次感恩节晚餐,”约戴特·埃里玛(Yoidette Erima)说,“邻居们代代相处,已经渐渐了解了彼此的家庭。退休的男人们在我们街区里四处活动,日日守望着这里。” 拥护者们还说,一项历史区的定名,可以防止现有建筑遭到拆除,再被一些不那么有吸引力、非实用性的开发项目所取代。 “我很担心过去十年来在我们区开发的这些造价低廉、设计粗糙的大楼,”汉考克街(Hancock Street)的一位居民欧尼卡·亚伯拉罕(Onika Abraham)说,她称自己是该提案区里的二代业主。 “我很希望,”亚伯拉罕补充道,“地标建筑的认定可以让开发商们在设计和建造新建筑或翻修大楼的时候,考虑到我们社区的历史、美观与协调性。”她年近40,是一家可持续食品网络公司的公关总监。 住在维罗纳街(Verona Place)的业主艾丽西娅与斯蒂文·福克斯沃思(Alicia and Steven foxworth)对这样的新建筑也不太满意。“作为在贝德福德-斯图文森区出生和长大的居民,”艾丽西娅·福克斯沃思告诉地标建筑委员会,“我是一名老师,而我的丈夫是一位建筑设计师,在新的开发项目改变我们社区面貌与感觉的过程中,我们一直都在对此密切关注。正因如此,我们才感到悲伤,在没有地标审批程序保护的情况下,这一趋势有可能一直持续下去。所以我们很高兴能支持这项地标建筑认定提案。” 一些地产经纪人也支持这一立场。鲁顿贝格地产公司(Rutenberg Realty)的代理米歇尔·卡杜辛(Michelle Kadushin)形容自己是该提案区的一名“骄傲的业主”,她说:“我销售纽约市的房地产,所以能直观地感受到,维持住宅区的原有面貌,是怎样使我们的历史过往得以保存的。每块土地都有一个故事可讲,而我们应该保留这个故事的所有章节。”
汉考克大街
许多当地的民间团体和民选官员也都对该提案表示支持,其中包括社区委员会的三名成员;前任区长马蒂·马科维奇(Marty Markowitz);以及一位前任市议员艾伯特·范恩(Albert Vann),他代表该区已经长达40年了。他们说,居民们已经对该项提案有了充分的了解,明白由此引发的任何附加成本或繁文缛节都是值得的。“是的,成为地标建筑会把一些责任强加给业主们,”范恩说道,“但人们得到的会比失去的更多。” 或许在支持历史区认定方面,最诚恳的一个论点是,这样做会让多年来一心一意住在该社区中居住的那些人有所收益。据贝德福德-斯图文森区历史保护协会(Bedford Stuyvesant Society for Historic Preservation)的创始人克劳德特·布雷迪(Claudette Brady)透露,在地标建筑委员会前面证实他们支持这项提案的人,多数都是非洲裔美国人,年龄介于65至95岁之间,其中许多人都是这里的第三、第四甚至第五代居民。他们希望一项历史区认定措施会保护他们的经济投资。 “贝德福德-斯图文森区是由一群自豪的人所组成的一个勤劳的社区。当这座城市及其政府弃之不管的时候,这些人一个街区一个街区地重新接管那些街道,”曾是贝德福德区居民的文保主义者苏珊娜·施佩伦(Suzanne Spellen)说,她在Brownstoner.com网站以Montrose Morris之名发布博客。“我们清扫我们的人行道、在我们的院子里种花、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每个别人家的孩子。” “获得地标建筑的称号,是对那些努力的一种肯定,”施佩伦说,“是对坚守一份无价之宝的回馈。而那无价之宝,就是这样一个由砖块和灰泥、传统与骄傲、鲜血及白骨构筑成的杰出社区。这个认定将保护过去150年来已经留存下来的东西,以便将其传承给后代,而不用遭受过度开发或强拆和改造的威胁。” 那么对“绅士化”(gentrification是指一个地区通过重建使地价上升,较富裕的人群迁入,而下层居民被迫迁出的现象——译注)的阴影怎么看呢?“绅士化与地标认定并不一定会同时发生,”布雷迪说,“此社区的房价——尤其是租金,在地标认定被提出之前就已经在上涨了。”
反对者们
贝德福德历史区提案的反对者们都同意,那些获推荐认定的建筑物里,有很多都非常精美。但他们怀疑,是否所有建筑物都漂亮到了值得用一件官方保护斗篷来盖住的地步呢? 纽约房地产理事会(The Real Estate Board of New York)在确定历史区认定的潜在负面影响方面,一直很有发言权。该组织在该提案区内列举了许多他们认为非常平庸的建筑。 “看看这些劣等的建筑物吧,”该机构负责研究工作的高级副主席迈克尔·斯莱特里(Michael Slattery)说,“我们扪心自问:这些建筑或说这些建筑群,是否特殊至此、出众至此,以至于我们想要永远保存它们呢?” 他所在的协会争论说,(地标建筑保护)委员会对该区域的官方描述中,只特别提到了最有吸引力的那些建筑,而没有考虑并提及普特南大街(Putnam Avenue)、麦迪逊大街(Madison Street)和门罗大街(Monroe Street)的建筑物。而那些地方以该理事会的观点来看,在审美上并不符合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