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人的素质差异,从堵车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来了
发布于: 2016/05/30 5:00 am 更新于: 2016/05/31, 10:12 pm
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代步工具,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汽车的普及率都在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交通拥堵和大气污染的问题,中美比较而言,中国在这两方面的问题明显更加突出!
中国方面:
之前,高德发布了《2015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在报告公布的2015年度中国交通拥堵城市排行榜中,北京毫无悬念地稳居榜首,紧随其后的依次是济南丶哈尔滨丶杭州丶大连丶广州丶上海丶深圳丶青岛丶重庆。
在高德地图交通大数据监测的45个主要城市中,只有南通市是唯一一个拥堵小幅缓解的城市。京津冀丶长三角丶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拥堵非常突出,一丶二线及省会城市堵车问题更为严重。还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地区拥堵都在进一步恶化,例如,济南丶哈尔滨丶杭州丶大连等二线城市,拥堵纷纷超越一线城市,涌入年度拥堵榜单前5名。
而杭州为堵车时间最长的城市,去年每天7个小时处于拥堵或严重拥堵中,全年堵车的累计时长比北京还多出了123小时,折合一下等于杭州居民去年堵在路上过了70天。
美国方面:
由德克萨斯A&M运输研究所与数据公司Inrix联合完成的研究报告"2015年城市交通记分卡"(2015 Urban Mobility Scorecard),根据堵车最严重情况列出美国几大城市每名通勤者被堵车浪费掉的时间。
显示华盛顿DC最堵,去年一年每一名通勤者因堵车平均浪费了82个小时;洛杉矶排名第二,每名通勤者去年平均因堵车浪费了80小时;旧金山排名第三,每名通勤者去年平均因堵车浪费了78小时。
纽约交通很多驾车者无法忍受,去年堵车平均浪费了每名通勤者74个小时;而加州的圣荷西(San Jose)堵车也严重,去年平均浪费了每位通勤者67个小时。
报告表示,随着美国就业率的节节攀升,美国的堵车情况则越来越严重。
堵车已经逐渐成为世界性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说是任重道远,除了道路设施的完善丶相关交规的完善等客观因素之外,人们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互相礼让对于缓解交通拥堵有非常大的作用。
在美国交通拥堵城市和中国交通拥堵城市都开过车的人肯定能感觉到,同样是堵车,中国的堵车让人很想骂街。
美国堵车无论排多长的队,至少大家都是在自己的车道上按顺序排队等待,很少有随意变道或者加塞的车辆,虽然堵车但是秩序不会乱。无论多堵应急车道上没有一辆车,一旦出现紧急事件,救援车辆可以畅行无阻。
加州5号公路还有一条特色路叫“carpool”,专门给乘车人数两个以上的车辆预留,这条位于马路最左侧的“carpool”永远都是畅行无阻的。另外,美国的洲际公路不设置任何广告牌,因为这样做可以避免因分散驾驶员注意力而造成的事故,非常人性化有没有?
反观,中国的堵车,加塞变道一会儿也不消停,应急车道挤到水泄不通,赶上节假日高速免费堵车,那就更要命了,车挤车,人挨人,曾经有报道说上海高架道路每天被私抛出6吨垃圾,想想也是醉了。再看看之前《孕妇乘车探亲遭高速堵车,突发早产痛失宝宝》的报道,如果不是人们把应急车道挤满也不会出现这种状况,哎~
中国堵车还有一大特色就是:哪儿交警哪儿就堵车。这真不是瞎说,在国内一二线城市开过车的人应该都知道,早晚高峰都会有大批交警在各大路口指挥,那时候就只看交警不看红绿灯了,交警让走就走,让停就停。可是你知道吗,交警指挥交通也是有考核的,而且以主干路为考核标准,也就是说交警在指挥交通的时候首要保证主干道路优先畅通,然后小路上的司机就得一直等一直等……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在中国开车还是尽量别抄小路了,走大路吧还是。
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全世界司机之殇,作为老司机的你遇到交通堵塞的时候是怎样安慰自己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