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CNN最近经常播一个节目,叫Fact vs Fiction,科普冠状病毒的知识。美帝国主义企图通过知识和常识来维稳,这个阴谋早被我看穿了。
但是,美帝的美男计我就老看不穿。3月11号,纽约市长白思豪接受Trevor Noah采访时说:“Sometimes,’I know what I don’t know’ is the most honest statement you can make.”(有时候,’我知道我不知道’是个最诚实的态度。)白思豪这种针对病毒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and长得好看),一下子让我深受教育了。
今天川普接着出大招儿,下午三点开大会,宣布全美进入紧急状态,“I am officially declaring a national emergency, two very big words, ” (我正式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国家”、“紧急状态”,两个大词儿。) 接着宣布拨款500亿美元战病毒。股票蹭蹭往上窜,狂涨近10%,快把昨天跌的都找补回来了。
再难也得行动起来。我家最近实行了新政,开始学罗斯福“围炉夜话”。每晚八点,一家四口坐在壁炉(没有烧火)前一起看书,谈话。今晚的主题,是姐姐讲一本叫《Journey》(《旅程》)的书。姐姐的金句是:“这段特殊的时间,不如也当成一段路程”。全家鼓掌。不学无术的弟弟扭屁股起哄。今晚的团建以妈妈的吹牛收尾:“你们都看了今天川普的讲话没?敲黑板!他最后一句就是’This will pass, this will pass though.’ 他,川建国,肯定是偷看了妈妈昨天写的东西。”
“日记”这个形式,好像跟“疫情”特别搭。为什么?是因为日子难过?还是因为日子不再因为过于相似而幸福得乏味,所以更适合记录?疫情日记,第一个写的是英雄,第二个写的,就是世界上第二个吃西红柿的人。but,待这次百年一遇的瘟疫成为过往,各个国家、各个城市,各自的记录留存汇聚,让后人回顾,倒是历史和文学的一个文本现象了。 从中国的疫情里,除了良心受到震撼,我重新体会到了文字的尊严和力量——即便是受到压制。所以我开始努力,尝试记录,关于某一段特殊时间,关于纽约。 我对纽约的了解浅,只不过刚巧住在这里。我无意打造一个特殊时期的纽约。我不喜欢宏大的叙事和宏大的目标,只是有一颗自由的灵魂而已,这一点倒和纽约相同,也和世界上生活在不同城市的人相同。仅此而已,但已足够激励我记录一些属于个人的以及我们共同的东西,跟大家分享,共度一段时光。 还有,就是千万别叫我“纽约方方”,我知道这是开玩笑。我非常佩服武汉作家方方,我比不上。我最敬重有良心的人了。and,我家儿子的中文小名儿就叫“方方”,我儿子才是真的“纽约方方”。叫我“纽约方方”,这不科学,也不是我的本意。 c u
全部评论
1148Martin Dou 2020/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