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侨报》消息,美国纽约华埠商改区已经成立,近200万元的联邦政府和纽约市政府给华埠的专项拨款即可启动使用。华埠共同发展机构(LMDC)行政总监陈作舟表示,其中100万元为在全市主要地点设立标志,指引人们来华埠的专款,具体由交通局设计规划。8日,交通局一行6人首次实地考察华埠。
市交通局都市设计艺术计划主任助理福伊尔(Wendy Feuer)介绍,纽约市计划在全市范围内为有特色的社区设立引路标志,第一批共有4个区,包括华埠丶曼哈顿中城丶皇后区长岛市等。目前正处于计划的起步阶段,预计一年后完成。引路标志可以放在纽约市着名旅游景点丶地标建筑等处,目的是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纽约市的居民来这些有特色的地区观光旅游丶逛街购物。
陈作舟表示,联邦政府给华埠的160万元拨款6年前就下达到下城发展机构,但因华埠一直没有成立商改区,故一直拿不到这160万,现在商改区已经成立,也是160万兑现的时候。这160万是专款,其中100万用在华埠的外围设立标志,60万用在维修街道,把游客吸引到华埠,因此由交通局承担。此外,曼哈顿区长办公室也拨款30万给华埠共同发展机构,这项专款规定用于对美化华埠有益之事,由两家共同协商。希望这近200万的专款能给华埠带来游客,促进社区经济。
美东越棉寮华人社区服务中心行政总监郑石说,他十分欣赏费城设计的标志,每个路标上都有到费城华埠怎么走,还有几分钟的路程等,不仅设计科学,一看便懂而且注意细节,十分贴心,希望纽约的设计会更好。
陈作舟带领交通局人员不但走访了勿街丶坚尼路丶东百老汇等主要商业街,还考察了仍然被封的柏路,并听取了华埠社区人士的意见。
第二社区委员会委员马士珍表示,许多城市的华埠都有牌坊,而纽约这么大的华埠却没有牌坊,很多游客到了华埠中心却不知自己在哪里,他认为尽快建起华埠的牌坊十分重要,有利华埠旅游业发展。
中华公所主席伍权硕等则向交通局人员提出了改善华埠交通丶增多停车位等要求。(李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