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世界来了 一集干掉一碗饭

纽约24小时   Monday 2020/04/13 12:54 PM
收藏
这几年,《舌尖上的中国》让很多人领略了食物的魅力,越来越多的“下饭美食剧”被网友们挖掘出来。


大多数美食纪录片,都在向人们孜孜不倦地介绍着,食材如何讲究、烹饪如何技艺高超。


镜头中的美食更是色香味俱全,让食客们垂涎膜拜不已。


不过总有人不走寻常路,常年不按理出牌的网飞NetFlix就为大家带来这样一部并不“美”,极度接地气的美食大片——美食不美Ugly Delicious。


片如其名,与其说是美食节目,不如说是“丑食节目”。


人可以很丑很温柔,食物也可以很丑很美味。


这部纪录片的宗旨在于,食物只要好吃就可以。


所以片中介绍的美食都是非常之接地气,绝对没有三六九等之分。


全片共有8集,镜头对准了8类在美国难登大雅之堂,好吃却卖不出价钱的美食。


披萨、塔可、家常菜、小龙虾、烤肉、炸鸡、炒饭、包子饺子……片中出现的食物们,只需要叫个外卖就能吃到,绝对不用仰望!


纪录片中,韩裔美籍厨子张大卫带朋友们踏上令人垂涎三尺的跨美食之旅,从美食出发,讨论了烹饪哲学,文化差异,种族歧视。


讲述食物的前世今生,背后的饮食文化,以及不同菜系之间的融合与碰撞,探寻世界各地真正令大家心满意足的美味佳肴。


在美国这个多元文化交织融合的地方,食物种类自然也是五花八门。


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同样也带来了世界各地的饮食文化。而无法避免的种族歧视,也隐约潜伏于食物的三六九等之中。


总有些食物是“高大上”的,有些食物是“低人一等”的,很多时候吃什么,决定了你是谁。这就好比很多人喝星巴克会自拍,但这种自拍的热情,也许不会发生在路边摊大排档。


人们会给各种食物打上标签:黑人吃炸鸡,中国人吃炒饭,韩国人吃泡菜,印度人闻起来一股咖喱味……这些刻板印象,很多时候就是一种潜在的歧视。


而《美食不美》的主持人美籍韩裔厨师张大卫,披着美食的战旗横空出世。


亚裔身份的他,在其中体会最深。David Chang是一名韩裔美籍厨师,他创办了桃福餐厅,是美国近几年相当火的一位明星厨师,甚至还在哈佛做过烹饪演讲。


他在《美食不美》还探讨了一个根深蒂固的问题,美食的正宗有那么重要吗?什么时候美食也要论出身,这也是一种对食物的偏见。


譬如说拿波里披萨,这一源自意大利的食物。


正宗的拿波里披萨要用意大利小番茄,配意大利的马苏里拉芝士,再配上罗勒叶烹饪,卷边的占比也必须统一。但如果在美国,等意大利小番茄运到,也不新鲜了。


还不如因地制宜,用当地的食材,满足当地人的口味。


在美国可以用本地奶酪,在日本甚至可以用芥末和金枪鱼。


在中国,用水煮鱼做披萨,也未尝不可啊!世界的联系越来紧密,我们没有理由固守原来的套路,而拒绝融合与创造。


“理解一个国家的饮食和文化,就是学习如何放下所有的偏见”这就是《美食不美》想要传达的精神。






原创稿件,未获许可不得转载,切勿侵权。
标签 纪录片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0条评论

登录